品牌 | MHI HASEG/三菱重工 | 产地类别 | 进口 |
---|
应用领域 | 环保,食品/农产品,石油,能源,制药/生物制药 | | |
三菱重工蜗轮蜗杆减速机SHVA360L-40:
上海菱友汇科技有限公司是三菱重工长谷川株式会社MHI HASEG CO., LTD在中国及全球代理,欢迎垂询。
三菱重工减速器分为单段式减速器,双段带斜齿轮减速器及双段式减速器,从出轴方式可分为中空轴与实心轴。中空轴速比5-50一段式减速机型号号SUHA, SHVA, SOHA, 带螺旋齿轮二段式减速机速比63-250型号有SEUA, SEHA, SEOA, 二段式蜗轮减速机减速比315-1600型号有SCUA, SCHA, SCOA; 实心轴底座安装单段速比5-50型号有SUHW, SHVW, SOHW, 两段式带斜齿轮减速机速比63-250型号有SEUH, SEHV, SEOH; 两段式减速机速比315-1600型号有SCUH, SCHV, SCOH。
三菱重工蜗轮蜗杆减速机SHVA360L-40:
MHI HASEG CO., LTD.是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集团成员之一,上海菱友汇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境内引进三菱重工动力传动部门的动力传动装置。2015年4月1日,与三菱重工动力传动部门重组为:三菱重工长谷川株式会社MHI HASEG CO., LTD.,专注于大型齿轮箱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三菱重工长谷川MHI HASEG生产的减速机,具有可调整齿隙、五段变速、回转稳定、低噪音和低振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精密机械、制钢滚轧机械、半导体制造装置、航空航天钢铁、橡胶、印刷、纺织机械等行业。
三菱重工是日本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以下是其企业背景和发展历程:
创立基础:1884 年,三菱的的创立者岩崎弥太郎向政府租用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厂,命名为长崎造船所,这是三菱重工的前身,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造船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财阀支持:三菱重工与三菱财阀关系紧密。在发展过程中,依托三菱财阀的资金、资源和人脉等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扩大规模,逐渐成为日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军工定位:日本政府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三菱重工作为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长期以来承担着为日本自卫队提供军工装备的重要任务,在日本的国防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期发展(1884 年 - 1934 年):长崎造船所成立后,造船业务不断发展。随着日本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公司通过股份公司的体系建立多个独立业务部门,进入透平、内燃机、飞机和汽车等多种机械制造领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
快速扩张(1934 年 - 1950 年):1934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业务除船舶外又新增了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领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战期间,三菱重工为日本制造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包括飞机、军舰、坦克等,如著名的 “零式战斗机"、“武藏" 号战列舰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军工领域的地位。
战后调整(1950 年 - 1964 年):1950 年,根据解体财阀的 “过度经济力集中排除法",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一度被分化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和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三家公司。在这一时期,三家公司都以造船业务为支柱,并努力寻求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合并重建(1964 年 - 1970 年):1964 年,三家公司再次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合并后的三菱重工拥有强大的经营能力与技术力量,建立了 “部门组织管理" 制度,形成了多部门和办事处的新型损益结算体制,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多元化发展(1970 年 - 1990 年代):1970 年,公司的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三菱自动车株式会社。此后,三菱重工继续拓展业务领域,在能源、航空航天、环境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参与太空开发项目,发展 GTCC 和燃煤火力发电业务等。同时,积极推进业务国际化,在海外寻找新的机会。
面临挑战与转型(1990 年代 - 2010 年代):受亚洲金融危机、经济破灭等因素影响,三菱重工在 1999 财年出现了自三大重工业合并以来的第一次亏损。此后,公司竭尽全力恢复盈利,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增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并通过兼并和收购加速集团化转变,如成立普锐特冶金技术和三菱物捷仕株式会社。
近期发展(2010 年代至今):2018 年,日本三菱重工拟整合 MRJ 生产与波音代工业务。2019 年,斥资 5.5 亿美元收购庞巴迪小型客机业务。



